協會受邀參加全國首個《保健服務機器人技術服務規范》標準研討會

健康快訊:2025年4月18日——由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支持、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483)主辦的《保健服務機器人技術服務規范》標準研討會在深圳隆重舉行。來自政府部門、科研機構、行業龍頭企業及技術專家的近百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與健康產業深度融合的標準化路徑。深圳市健康產業協會受邀出席,共同見證保健服務機器人發展的重要里程。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處處長(一級調研員)史詩楨處長首先代表深圳東道主對各位代表的到來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辭,并介紹了“深圳標準”的發起和推廣情況。史處長對這次會議的舉辦給予了高度評價。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創新管理司原司長崔鋼對本次機器人標準研討會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認為保健服務機器人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全國有四百多萬家機構,有三千多萬從業者,未來機會巨大?,F在制定標準一定要與國際接軌。崔司長還指出,保健服務機器人的標準制定是一個難事、大事、長期的事,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這個事干好。
研討會上,中國家電研究院原副院長、IEC專家馬德軍,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廣州)董事長兼總經理辛強,宇樹科技代表王俊芳,中國計量大學副校長王斌銳分別做了主旨演講。
馬德軍院長在會上介紹說,機器人賽道的產值在30萬億歐元規模,未來市場機會巨大,人在衰老之后,感官、體力、認知自然下降,如果有保健機器人介入的話,衰老會延緩,這將對提高老年人有尊嚴的獨立養老生活起到巨大幫助。
辛強董事長在會上做了《康養服務機器人檢測認證技術現狀分析》的報告,辛董事長認為康養機器人的最佳載體是人形機器人。
隨著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保健服務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中醫理療、康復訓練、健康監測、居家養老等場景,但其技術標準缺失導致行業面臨服務質量參差、數據安全隱憂等問題。此次研討會旨在通過制定全國性統一標準,規范機器人技術在健康服務中的功能要求、操作流程、安全倫理等維度,推動行業向專業化、規范化發展。
會上,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玲指出:"標準是技術落地應用的‘通行證’。我們不僅要確保機器人服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要推動其與傳統中醫保健理論的有機融合,為‘健康中國’戰略注入科技動能。"據悉,該標準將涵蓋人機交互精度、隱私保護機制、緊急情況處置等關鍵技術指標,并首次提出中醫經絡識別、體質辨識等特色功能的量化評估體系。
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483)是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成立的全國性專業標準化技術組織,致力于構建覆蓋健康管理、養生保健等全產業鏈的標準體系。此次標準研制工作納入《"十四五"中醫藥信息化發展規劃》重點任務,標志著我國傳統保健服務業正式進入智能標準化時代。